要問現在什么劇最火?回答必須是《人民的名義》。吃瓜群眾雖然深深沉浸在精彩的電視劇劇情中,但不忘總結劇中人的經驗教訓。從管理者角度來看,《人民的名義》實際講述了7種員工的故事,作為一名管理者,要能清晰分辨員工,否則工作無法為繼?!?br> 以下這3種員工,千萬不能留,立刻辭退!
1.沒有上進心,混日子
孫連城酷愛浩瀚無垠的星空。電視劇中有段經典臺詞,當孫區長掛掉達康書記的電話之后,目光通過天文望遠鏡瞄向整個星空。他每天準點兒打卡下班,一刻都不耽誤。他從不貪污,也從不干事。

不犯事,也不干事,典型的自掃門前雪形象。不敬業,沒有責任心。
“為職不為”。這類人的典型心理就是只要不犯錯,哪怕不做都沒關系。領導交代的事情從來只選輕松簡單的事情做,稍微復雜的能躲就躲,甚至盡量別人來做,不要找到自己頭上來。
熬天混。不僅熬自己還混公司,下不作為,上無貢獻。這類人不僅害了自己還會影響其他同事的情緒,成為企業的害群之馬。
玻璃心。領導一批評就受不了,還揚言要辭職。
其實,企業領導最反感這樣的員工了,這種員工,老換公司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無論在哪家公司都不會做出成績。
2.八面玲瓏,狐假虎威
丁義珍,一出場就到處宣傳自己是“達康書記化身”,職位并不算很高,卻深得領導信任,但他卻拿領導做幌子,指手畫腳。

利用企業的資源,為自己收受好處。
和企業外部人員勾結,不考慮領導安危。
罪惡暴露就逃跑,不承擔責任,讓領導給他擦屁股
3.為了升職不擇手段
劇中,少年得志、意氣風發的公安廳廳長祁同偉,在未來的幾個月他最有希望可以上升為副省長,為了更上一層樓,他踏著別人鮮血前進,踩著別人肩頭攀高。

他本是一位優秀的緝毒英雄,憑他的聰明才智又是政法委書記的得意弟子,假以時日當上副省長也不是不可能。但他為了升職,不擇手段。他自以為自己夠聰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為自己上位謀劃,殊不知這也是他的死穴。
凡事只從自身利益出發,看不到全局,也無法跳出個人狹隘的視野,個人的職業生涯絕不會有大層次的發展。
企業的成就,全靠這4種人!
1.有責任心、大局為重的人
陳老是本劇中最大的一股清流:為人剛正不阿,為人民著想,為企業辦實事。這樣的人,受人尊敬。

他是老一輩的領導,結識很多更大級別的領導,卻不濫用關系,心系人民,為企業辦實事。大風場拆遷風波中,工人們情緒激動,拼死一搏。是他扛起了責任,他孤身進入群眾中,以自己的身體擋在了拆遷車的面前,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他因為人品好,三觀正,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這種員工就是上層領導和基層員工的紐帶,如果領導高高在上而脫離了基層員工,難保不會出現基層員工起義甚至集體辭職的現象。
凡事不會囿于自己的私利看待問題,胸懷格局,這樣的人才能承擔責任。也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2.一心只為企業利益的人 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但達康書記一心為業績,一心為人民的行為廣受群眾的喜歡。熱心網友為此繪制了關系圖,達康書記一心一意惦記著GDP……完全不care任何人。他不善言辭,卻在把握大局思想上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有一個自己的小目標——GDP。他的缺點是太愛惜自己的政治羽翼,但他同時又懂得知錯就改,汲取教訓。比如沙瑞金書記批評他,他都能及時檢討。

反觀如今很多職場人,只知道埋頭拉車,卻忘記偶爾要抬頭看看遠方。只知道自己做了,卻不管方向是否正確。作為一顆螺絲釘雖然歲月靜好,但也失去生活的激情和斗志。原本可以撐大梁,最后卻一直碌碌無為。
永遠要給自己一個目標,并不斷的向之努力。比如三年內做到HRM,8年做到HRD。否則就不要抱怨五年十年之后自己還是如同孫連城那樣碌碌無為,不思進取的人。
其實身在職場,也沒有什么適合和不適合。領導給你安排任務,也從來不問你適不適合去完成,而是必須完成。自己給自己定個目標,就當做是領導給自己的任務一樣去努力完成,終有一天,你會給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3.有能力,有擔當,時刻清楚自己的身份的人
侯亮平是很有能力的,一上來就是待升職的位置,一出場就破獲了一樁大案,做出了一個漂亮的大業績。

他喜歡無視規則不受約束,但他卻是剛正不阿。發小蔡成功給他送見面禮,他都全部拒絕。雖說這只是他們情誼之禮,但他時刻清楚自己的身份,身在其位便不可肆意而為。
他勇于擔當,敢于奉獻,堅守原則。陳海出事,他勇于承擔起查清真相的責任,即便他知道這背后有多危險;剛到京州檢察院,他不知道季昌明檢察長是否和自己立場一樣,他質疑、詢問、觀察;他查到山水集團和祁同偉勾結,苦于沒有證據,在明知是一場鴻門宴時卻依然挺身赴宴,運用智慧躲過一場殺身之禍。
鐘小艾說他情商低,容易得罪人,但反過來想有多大能耐的人,就有多大脾氣。
4.實事求是,剛正不阿的領導人
這個從天而降的沙瑞金書記幾乎給本劇中所有人一種難以估摸的力量。卻實事求是,絕不會輕易做決定。

作為一個權力巔峰的人,他很清楚的自己定位。帶著重任及最高權空降京州,正義與迷惑同在,他清楚有些事要事必躬身才能看清楚真真假假。他做調研、考察、傾聽群眾的聲音,面對高育良的極力推薦保持懷疑的態度,透過現象看本質。
權力越大,迷霧越重。在權利面前不腐化不動搖,在危險面前不膽怯不懼怕,在是非面前不偏袒不庇護。手下人的任何建議和問題,全部調研清楚才做出決定。絕不會輕易做出任何一個決定。這才是一個領導人最應該拿出的態度。
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好的頂層領導,侯亮平才能施展他的才能做出業績,陳巖石才能平衡上層領導和基層的關系,可以說,有一個什么樣的頂層領導,就有什么樣的企業!
職業素養的高低,品格的優劣,對人一生的成就有重大的影響。而站在企業角度,人是組成企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重要的元素,管理者管好人、識好人,企業也就成功了一半。